关于贷记卡和借记卡,以及借的主要含义

借和贷的概念很容易搞混,特别是在中文里,“借”字有借入的意思,也有借出的意思。甲对乙说“借你500块钱”,他的意思是“来,给你500块”呢还是“给我500块用着先”呢?好吧,严格来说应该是前者,后者应该说“借你的500块钱”。但有时人们会不小心说错,借紧接着人的时候,是借出的意思,紧跟着物品的时候,是借入的意思,但是如果物品后又有“给某人”,那么借又变成借出的意思了。

中文真是神奇啊。

这就和晒东西类似,晒任何东西都是把它拿到太阳下,东西被晒,但是晒太阳就不符合这种规则。一个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句中有不同(如晒)甚至相反(如借),但是词语总是有诞生的一刻的。哪个意思才是它诞生的第一含义,其他的又是在何种情景下衍生和发展出来的。如果有一双眼在观察在每一个人类发展的角落和时刻,他就可以给出答案。update: 考虑到文字总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第一个用这个声音来表示这个意思的“人”也是一个可以给出答案的人。问题是我们如何获取答案呢?

以下段落来自维基,Assets = Liabilities + Equity (A = L + E),也可以说是E=A-L。

For instance, from a bank customer’s perspective, when a person deposits cash into his bank chequing account, this financial transaction has two aspects: the customer’s cash-in-hand (the customer’s asset) decreases and the customer’s chequing account balance (the customer’s asset) with the bank increases. The decrease in the cash-in-hand asset is the customer’s credit while the increase in the asset balance in the bank chequing account is the customer’s debit.

The bank views that transaction using the same rules, but from its different perspective. In that example, the bank’s vault cash (asset) increases which is a debit,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the customer’s chequing account balance (bank’s liability) is a credit. This is why a customer’s bank statement issued by the bank shows the bank’s liability to the customer, with increases (bank deposits) as credits, and decreases (bank withdrawals and cheques) as debits.

In summary(无论对任何一方): an increase (+) to an asset account is a debit. An increase (+) to a liability account is a credit. Conversely, a decrease (-) to an asset account is a credit. A decrease (-) to a liability account is a debit.

也就是debit是资产增加责任减少的意思,做动词来说是好事,credit反过来,是坏事。

我觉得作为名词,可以理解成debit的数字是资产,credit的数字是责任。

这说明XX卡的定义是以个人角度的名词,debit卡的余额是用户的资产,credit卡的积累的金额用户的责任。

(转载)巴菲特卖中石油股票卖错了吗?

巴菲特卖中石油股票卖错了吗?

 http://qinhefang.blog.sohu.com/68766099.html

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持续高涨之际,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卖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的股票引起一片轩然大波,尽管巴菲特在中石油身上已经获得数倍的赢利,但巴菲特卖空之后中石油的持续强劲上涨,至少使得巴菲特“看起来”少赚了上百亿的回报,众多言论认为巴菲特这次是犯了一次错误,或者说从巴菲特面临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仅仅投资了中石油这一支股票,其“保守”说明巴菲特并不懂中国经济,历史或将证明在投资中国经济未来这一票上,巴菲特也许会出现失算。

首先应该说,巴菲特卖出并不意味着中石油股价就应该下跌,或者说中石油股票就已经没有投资价值了。但反过来说,中石油继续上涨,也不意味着巴菲特就犯了错误。都知道巴菲特秉持的是“价值投资”理念,但巴菲特的的投资理念里还有一条,就是要“看得懂”。“价值投资”是价值观,“看得懂”是方法论,用“价值投资”的眼光,找到了确实“看得懂”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那么投资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以少失手、少犯错误来换取数十年的复利增长,使得看起来并不是非常高的年收益率显示出长期惊人的回报。

那么在卖出中石油股票的决策上,巴菲特到底是因为认为中石油股价已经从价值投资转为投机行为了呢还是因为看不懂?从巴菲特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采访的回答看,应该是巴菲特认为中石油的赢利没有可持续性,就是巴菲特认为中石油能够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和“市值第一”的公司,更多的拜全球油价上涨,而不是公司自身的赢利能力,尽管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膨胀,拥有垄断优势的中石油的发展空间和赢利保证是可预期的,但从历史上油价的波动规律看,油价的涨落有一个周期性的循环,当油价进入下降周期之后,中石油的业绩将难以避免的受到重大影响。可以想象,受高油价的刺激,资本不但在追逐石油公司的股票,更会将无数的投资倾撒到各个可能增加能源供应的角落,而在能源的应用市场上,节能措施和技术也正在得到大力的推广(包括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行为),到一定程度,将导致油价上涨趋势的逆转。这种大趋势的准确时间尽管不确定,但周期性的波动规律是一定的。能源供应的这种特征导致能源企业的赢利也同时具有了周期性。

那么至少来说,中石油的股价在这个价位上,风险是增加了的,尽管仍然有非常大的可能继续上涨,甚至长期上涨,但对于一个追求稳健与长期回报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已经不是上佳的选择。

尽管号称“股神”,资本市场也无须唯巴菲特马首是瞻,毕竟他有他的投资理念,别人有比人的投资理念,巴菲特只是选择了了一种他自己熟悉的而且被证明有效的投资方式。其实,资本市场有多种投资方式,比如相对于价值投资,还有趋势投资,相对于稳定回报,还有风险回报,但从长期投资回报的角度考察,能控制什么风险,才能不受伤害的吃到什么“美味”,虎口拔牙并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是不知道老虎原来可以吃人。

有一点是肯定的,以10-20年的长周期看投资回报,收益最大的肯定不是在牛市中最赚钱的,而是在牛市中赚了钱还有效的回避了牛熊转换的风险的投资者。

 

注:不管巴菲特是不是如他宣称的对石油价格没有信心而卖的中石油,反正他是大赚了一笔。即使是油价没有如他所指的下跌而是大涨,中石油也没赚钱–没有市场化的价格。这是不是也是他没有信心的原因之一呢?这就难说了。反正人家是赚了跑掉了。

基金的态度也变了

3月10日的下跌,融通基金的分析:

 

今日市场大幅下跌,上证综合指数下跌3.59%,沪深300指数下跌4.11%。金融、有色金属、钢铁、交通运输等板块跌幅居前。

目前市场处于惯性下跌状态,没有明显的利多因素出台,投资者出于恐惧心理习惯性地卖出,同时海外市场走势较弱,因而导致市场大跌。展望后市,宏观经济数据将在三月中旬陆续出台,市场对经济基本面将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各种数据将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企业盈利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市场将回到依据基本面投资的轨道,带来新的机会。

4月9日和14日的语气:

 

今日市场大幅下跌,上证综合指数下跌5.62%,沪深300指数下跌6.53%。房地产类个股整体走弱对指数拖累较大,其中万科、招商地产等龙头达跌停限制。美股再陷动荡对A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的心理影响。

目前市场心态仍处于弱市中,一时难以扭转。展望后市,宏观经济情况仍不明朗,新的估值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重新确立尚需时日,在外力未持续作用的情况下走出弱势格局仍需时日,各项被放大的利空预期仍然需要时间来适应和修正。

 

以前一贯的看好大势的语气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