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篮球

    在周六经历一场火箭队难看的失败后,周日得以品尝一道美味的篮球大餐–太阳对马刺.虽然没有小霸王斯塔德麦尔,太阳升不起来了,但是他们被迫加得更快的进攻节奏,和马刺的内线大个优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抗衡.以至于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有机会获胜. 而马刺在本赛季补充了几个为了总冠军而来的老将和一个外籍内线之后,实力更加恐怖,内外兼修,可以说全身上下都是兵器,随便拉出一把就能砍死人.
   于是成就了一场流畅的NBA比赛.由于双方都有强有力的进攻武器,完全封死对方是不可能的.精彩进球层峦叠现,胜负只在于尽量利用对方弱点砍杀,同时尽量少地因为自己的不足而伤血.最后还是马刺血槽长一点.帕克真是强!
    回忆起火箭队一旦没有麦迪(有时候有他也一样,如果他不站出来的话),进攻就变得循规蹈矩,一推进到前场我就知道他们会怎么打.连我都能看出来,对手能不知道吗?于是每个球都打得很吃力,而且由于对手有防范,很容易造成身体接触.经常看到姚明在内线摇摇晃晃地出手,经常使比赛被哨声中断–不管是哪一方犯规.同时范甘迪强调防守的理论也使对方的进攻被频频的犯规哨中断.于是一场比赛过程变得没有意外和支离破碎.唯一的悬念是到最后一节时谁能获胜.而真正的篮球应该是今天这样的,每一次进攻都有无限的可能和手段,速度更快,花样更多.也许双方在高速中会有更多的失误,但这才是篮球.篮球比赛不是照搬教科书地的进行的,每次进攻都有不同的形势,细节的不同完全应该造成不同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按布置的去打.不该出手的时候出手,该出手的时候又不出手.
    球,不是这么打的.

<<神话>>观后感

下午看成龙的神话,一部典型的成龙的都市+科幻+动作片. 当金喜善演的玉漱公主决定不和成龙演的杰克离开即将倒塌的皇陵的时候. 我知道这是导演的安排:让一个古代人去适应一段新的生活不是这部片子的内容,所以还不如就此结束.

但是不妨假设一下,如果真的有玉漱公主,并且她不愿意离开,那么当时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是的,是和蒙毅的约定,是和一段因缘的深深绑定.即使杰克有些蒙毅的身份,但是他已经证明不是蒙毅,那么仅仅是前生的回忆是不够的.他不是这段缘的组成部分蒙毅的延续,所以被这段缘排斥在外–通过玉漱的say no.缘的力量又一次得到了展现.

在现实中类似的事情我相信同样在发生着和发生过.无数人因为身上的缘而不愿选择新的生活,宁可抱着旧的生活不放,甚至有人选择死亡–准确地说,是这个人经历的缘选择死亡,那种痛苦的经历不愿再继续,通过生命的承受阈值来进行判断.而有人经历了同样的痛苦却能够活下来,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生命中有其他美好的东西冲淡了痛苦. 那么我们的生命又是什么呢?是一个容器,是的.

历史上的以及幻想里的无数个有相似的细节而又有不同情节的故事是什么呢? 它们和语言一样,是人类从客观世界抽取的通用的体验,仅有符号是不足以传递思想的,简单的意义通过共同的体验映射到复杂的意义上.所以它们是人类交流的接口和模式,只是这个模式是动态更新的.

那如同此时在写这段文字的我一样的在看这段文字的你,你我又是什么呢?有一个专业词汇,Agent,中文可以译为智能体,也就是具有一定基本接口(这个接口必然是开放的,可扩展的),可以接收和消化知识成长的对象.老板的prolog课程里还提到过AOP,据说是OOP的下一代编程模型.(具体内容请自google之)

Anyway,agents interact through patterns in containers.this is the world. 是不是很像一个程序设计的framework呢? 看出来了吗?我想说的是–佛教哲学和计算机是有紧密的联系的.

power toy of msn space

是我信息闭塞还是m$发布得不够大方,推广力度不够?
为什么我没有从space.msn.com知道而是从别人的blog转过来?
到space.msn.com找找,还是能发现的嘛.就是不够醒目.
要我主动去找到估计不太现实,信息时代,交流频繁,自己熟悉的渠道总会有信息上门的.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