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网易推出了手机写博的功能 测试一下先 出门在外无聊的时候可以记录一下当时的情况
分类: 默认分类
李霞事件
李霞者,不知何许人也。而就是这个也许根本不认识的人,让几百个人的邮箱被垃圾邮件堆满--其中包括我。
事情是这样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开始收到一个叫李霞的人的一些“垃圾信”,而我没有屏蔽掉她的原因是,这些垃圾信就是普通的城市白领间转发的让人放松的小邮件。附件往往是一些图片,或者小故事,小短片,flash等。虽然我想不起来自己有认识这样一个叫李霞的人。不过无聊时点点看这些信也并不让人讨厌,所以也就不理不睬。
然而忽然昨天下午开始,一封来自这个“李霞”的,标题大概是“我改邮箱了,大家有空给我发好玩的东东”的信出现了。然后就是无数像我一样的人开始回复这封群发的信。开始我以为只有我是圈外人,他们之间都是认识的。看了回复才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看来以前也有无数人在莫名奇妙地收到“李霞”的信,只是不理睬这个自己不认识的人。然后回复开始无限制地演变成了灌水,信箱俨然成了bbs.终于开始有人抱怨,但是re的信却没有停止,于是有人发现给一个highzenon@gmail.com的信箱发信,就会转发到所有人,估计是这个gmail的主人设了自动转发的规则。但是发现了原因,并不意味着闹剧的结束。各种人抱着各种目的继续着这个事件--包括我,也无聊地掺和了几下。呵呵。这些群信的内容非常丰富,有骂人的,有哀求的,有惊喜的,有好奇的,有无聊的,有聊上了的,有交友的,有拉关系的,有总结的,有分析的,也有感慨的,评论的,猜测的,恐惧的。。。等等等等。一句话,相当的精彩。
鉴于总结和感慨的声音的群信中已经有人发出过,我也就不多说了。原因也好黑幕也好也有过各种推测的信我也懒得写了。反正目前为止我还没受到实质性的伤害,也没有去登记什么信息。
不知道最后他们会玩成什么样子。
这就是李霞事件,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典型闹剧。
流血的黄色录像
不理解的请google之,这是一部伪造的纪录片。
但我在其中看到了一种新的媒体渠道。和传统的电视剧或电影不同。我的想法是,一开始这个片子就是个骗局,但是通过事先的铺垫,让媒体炒作自己,使受众弄不清黑白,然后把出来澄清的过程也拍到这个所谓记录片里。最后记录片记录的是这真个社会对这个事件的反应和发展。互联网时代,什么东西都可以作假。访谈,发布会,枪手的独立调查,官方媒体的报道,等等。而大部分受众只会从搜索引擎的前若干个链接的内容去判断和接受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内容不方便调查,不涉及利益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容易信以为真。
一个精心策划的炒作能欺骗多久?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题材。
update 2018, 12年过去了, 导演张德托夫也已经没有消息,里面的演员也没有红起来的。片子在这里: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2jPCBm密码:9405 , 但没有全部,互联网留下的,仅仅是愤青导演留下的几条采访记录,如果他还活着,也已经成了一位中年人,当年的屏幕前年轻人们也都有了各自或好或坏的人生,人生的剧本已经演了一半多了。生活和电影一样的精彩,当年如导演般愤青的廖某人现在在搞着区块链,也已经拖家带口,希望每个人都好好活完自己这个剧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