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直译的话,应该是,现在,就去相会吧。
好美的一部日剧。老实说,我又被感动了一把。
幻境般的山林间的草地里的,一间充满生活气息的房子,美丽的女人和可爱的孩子,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也许,就是许多人理想中桃花源吧。
节奏悠闲的小镇,安静,满足在空气中弥漫。
公共设施简单却不陈旧,实用而不繁多,公路空旷而干净。
气候温润但不乏温暖的阳光,季风总在吹送着山外海洋的气息。
好心情的人们见面总笑着打招呼,不会因为认识的人太多而兼顾不过来,不会窒息在都市的人海中。不会因距离太远而疏远,更不会因距离太近而隔绝。
幸好,我又习惯性地没有仔细看介绍;幸好,我开始仅仅注意到女主角是自己偏好的演员。于是得以一直抱着悬念和未知的紧张心情跟着剧情发展。于是,结尾对我来说充满了意外。还有,惊讶。
即使只是虚构的故事,仍然被那份执著感动。义无反顾,就是这样的吧。六周的相处,能够让一个人愿意放弃漫长的人生和无限的可能,投入一段短暂的爱情,以及接受注定的死亡。好强的缘!可以想象,原著的作者在生活中一定也有被类似的执著感动过。
世事是无常的,流转的因缘却会一直影响下去,并在各种事物,包括行为和作品上表现。这种形式的存在,这样的蝴蝶效应,是否被人们所注意和理解呢?
唉,我是否想得太多了呢。
分类: 默认分类
台湾问题
这几天就google map上台湾的地位问题闹得沸沸扬扬.我还专门去那个台湾人的blog看了看.
其实我挺理解他们的,就如同理解强烈要求统一的人一样.
基本问题就是大家价值观不同.
从这个角度上有可比性的一个例子是对待恐怖分子的态度.如果说举西方的恐怖分子不够贴切的话(因为有不少中国人是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看待本拉登斗山姆大叔的,包括我有部分也是)
举新疆的东突分子为例会比较有意义.对于东突恐怖分子,恐怕能理解他们的中国人就不多了吧.
但其实他们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心中的民族和国家.如果这么想,我们在考虑他们的行为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到这行为背后的准则?在西方,社会价值观是生命最宝贵,面向平民的恐怖行为就不可理喻.但在伊斯兰人的文化中他们就不这么想:英雄是敢于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献身的人;敌人的定义也包括支持军队运转的平民,国家和国家内的东西是分不开的.谁对谁错呢?也许我们看问题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三国时魏蜀吴各路英雄和人民为自己的国家而战斗,而他们心中凌驾于生命之上的东西我们今天看来是否值得抛头颅洒热血呢?他们之间又是谁对谁错呢?
回到台湾问题,国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政治上和地理,民族上的意义谁更重要?国家和民族是否是不可变化的?这些其实就是两岸人民的差异所在,由于受的教育和生活背景不同,台湾人愿意放弃"中国"这个不重要的名字而强调另一种生活,而大陆同胞则坚持"民族大义".究竟"国家"这个东西是否重要?也就是价值观的不同.We value something you don’t value.
如何看待这种价值观分歧呢?佛的看法是没有善恶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因缘,都是空.2005.09的中国国家地理西藏专辑第166页上有一句话:"释迦牟尼从来没有说过不许你怎么样".这出自一个离家出走遁入空门又在教内结婚的人之口,我觉得他的教派很好地掌握了我佛的精神.这句话和他的行为表现了佛教的因缘观.很赞!
回到价值观分歧的问题上,我想已不用再多说什么.当然,还有部分人知道这个道理,但仍坚持敌意地对待对方的.我也可以理解,换个角度,对自己来说,即使我能理解别人的恶行,但这恶行施于我自己的时候,我也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冲动…虽然我会常常反思.
因此,有些人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做某些事,世界就是如此,因缘就是如此.
其实我挺理解他们的,就如同理解强烈要求统一的人一样.
基本问题就是大家价值观不同.
从这个角度上有可比性的一个例子是对待恐怖分子的态度.如果说举西方的恐怖分子不够贴切的话(因为有不少中国人是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看待本拉登斗山姆大叔的,包括我有部分也是)
举新疆的东突分子为例会比较有意义.对于东突恐怖分子,恐怕能理解他们的中国人就不多了吧.
但其实他们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心中的民族和国家.如果这么想,我们在考虑他们的行为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到这行为背后的准则?在西方,社会价值观是生命最宝贵,面向平民的恐怖行为就不可理喻.但在伊斯兰人的文化中他们就不这么想:英雄是敢于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献身的人;敌人的定义也包括支持军队运转的平民,国家和国家内的东西是分不开的.谁对谁错呢?也许我们看问题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三国时魏蜀吴各路英雄和人民为自己的国家而战斗,而他们心中凌驾于生命之上的东西我们今天看来是否值得抛头颅洒热血呢?他们之间又是谁对谁错呢?
回到台湾问题,国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政治上和地理,民族上的意义谁更重要?国家和民族是否是不可变化的?这些其实就是两岸人民的差异所在,由于受的教育和生活背景不同,台湾人愿意放弃"中国"这个不重要的名字而强调另一种生活,而大陆同胞则坚持"民族大义".究竟"国家"这个东西是否重要?也就是价值观的不同.We value something you don’t value.
如何看待这种价值观分歧呢?佛的看法是没有善恶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因缘,都是空.2005.09的中国国家地理西藏专辑第166页上有一句话:"释迦牟尼从来没有说过不许你怎么样".这出自一个离家出走遁入空门又在教内结婚的人之口,我觉得他的教派很好地掌握了我佛的精神.这句话和他的行为表现了佛教的因缘观.很赞!
回到价值观分歧的问题上,我想已不用再多说什么.当然,还有部分人知道这个道理,但仍坚持敌意地对待对方的.我也可以理解,换个角度,对自己来说,即使我能理解别人的恶行,但这恶行施于我自己的时候,我也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冲动…虽然我会常常反思.
因此,有些人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做某些事,世界就是如此,因缘就是如此.
金紫尖…脚下的茶花基地
国庆总算没有闷在家里,出去玩了一回:
总结一下感想:
1.第一次需要自己动手住帐篷,原来这么方便,现在装备真先进!而且这么大风也没事.ACME的帐篷,不错.还有就是我的游玩经验看来已经很足够了.经常出去玩的结果就是已经有一个整理箱专门放玩的物资,这次出去更是完美,所有带出去的东西都用上了,而要用的东西也都带出去了.不过我还是不太推崇背个包含住宿装备的大包的旅行方式,这么重的负重让游山玩水代价加大不说,活动能力也下降了,造成行动半径的缩水.但是往往值得一去的地方都杳无人烟,真是个矛盾啊.帐篷和防潮垫也不可缺少的,而且确实作用很明显.睡袋就不太爽,我不喜欢让自己的双脚被束缚着入睡.但是暂时我也想不出什么替代物品.所以只能接受这种方式.
1.第一次需要自己动手住帐篷,原来这么方便,现在装备真先进!而且这么大风也没事.ACME的帐篷,不错.还有就是我的游玩经验看来已经很足够了.经常出去玩的结果就是已经有一个整理箱专门放玩的物资,这次出去更是完美,所有带出去的东西都用上了,而要用的东西也都带出去了.不过我还是不太推崇背个包含住宿装备的大包的旅行方式,这么重的负重让游山玩水代价加大不说,活动能力也下降了,造成行动半径的缩水.但是往往值得一去的地方都杳无人烟,真是个矛盾啊.帐篷和防潮垫也不可缺少的,而且确实作用很明显.睡袋就不太爽,我不喜欢让自己的双脚被束缚着入睡.但是暂时我也想不出什么替代物品.所以只能接受这种方式.
2.探路者的头灯,衣裤,鞋子都不错.设计合理,穿着舒适,鞋子确实是water proof的,虽然不是GoreTex材料.而且周五晚上9点从拿到手,马上就穿出去玩也很舒服,卖东西的mm服务态度也好.五角场大西洋四楼.(BTW,大西洋越来越好了,不像修路的时候死气沉沉,以后不在易买得买衣服了!)
3.金紫尖风景还不错,关键是没开发,人少就好.有山有水有峡谷,比什么浙西大峡谷之类的地方好多了.而且还有个菊花基地,据老乡说五月的时候满山红色(菊花?为什么?不懂)最好看.另外,乡村公路车极少,路很平,非常适合骑车.但是要我从上海骑过去,已经不太可能做这种事了.要是有辆SUV,周末一下班就开过去住两晚帐篷,这生活倒是挺不错的.
4.复旦的弟弟妹妹们的青春洋溢在这次旅途中,按理说差了好几岁该有代沟了,但是他们口中的校园生活,心里对一切事情的想法,我完全理解,因为同样的感觉就在几年前也曾熟悉地发生在我身上.更多的时候,我只需要静静的倾听,回味.感觉已经很好.
5.一开始见到土墙的房子,我大吃一惊,我原以为只有广西这种级别的穷地方才会有人还住土房子.后来才知道这些房子甘坪村的农民为了过来种植菊花修的临时住所.看了他们村里真正的房子后叹服,毕竟是浙江,条件太好了.和广西哪些靠吃联合国救济的贫困村就是不一样.而且他们信息也不闭塞,连上海和杭州的房价都一清二楚.难道他们也看第一财经的<<第一地产>>的???
6.我还是更喜欢和一两个人出去玩的感觉,最多四个.这次完全是为了学习帐篷旅行的经验的.现在有了,下次嘛就可以鼓动熟人或者自己联系网上散客出行了.不过,时间啊时间.工作了哪里还有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