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BPM(BPR),SOA……

 http://www.infoq.com/news/2008/05/soa-or-bpm

这许多名词,细化的结果。50年前,写软件是一件事情。后来拆分成一个工程:包括设计,实施,测试等。设计现在也变成了很多部分,有需求分析,有软件设计:这里面框架设计又独立出来。需求分析也搞出个商业流程管理,还搞出BPM这种东西。UML没有之前不也一样上系统吗?分工,细化,细化中又寻求交叉和融合。这就是发展中的软件业。。。。

转载:余震来了的反应

作者
机耕道弃婴(heqian198243)

发表于 08-5-19 23:58  只看该作者 大 中 小

如果成都房子垮了记得救我

这个消息让人恐惧啊。但我还是决定在家睡了。不过做好了两手准备,枕头边放了足够三天的口粮,还有水。如果电视播了人民南路四段11号省科协里有房子垮了大家记得给解放军和救援队报信挖我出来。我家住顶楼,应该好很好挖!谢谢老~~

冠冕堂皇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233d0f01009b8i.html

下面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成语:

王石:

    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捐款人民币200万。

    一些网友对这个数字很不以为然,大呼和万科形象不相称。什么形象呢?不少帖子举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再多捐点,不要显得寒酸、抠门。

    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做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

    中国的沪深两地股市约2000家上市公司,如果一家捐20万,虽每家捐赠数额有限,加起来就是四个亿,很可观的一笔款项。但上市公司捐款的数量又是多少呢?所以号召更多的企业参与更有社会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