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百家讲坛的于丹讲庄子心得,听到一些不错的道理:
比如“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又比如“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心中一凛。遂查原文,品味之下有所得,不敢独享,与君共勉:
http://www.teachcn.net/zxyw/html/2003/1800.htm
我觉得每个中国的程序员都该来读一读骈拇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庄子的思想。
为什么太多的程序员浮躁,找不到方向,看不到未来。
因为被俗世所迷惑,被房子车子所迷惑,太多地去和别人比较。“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
抄一段:
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84%E5%AD%90%C2%B7%E5%A4%96%E7%AF%87%C2%B7%E9%AA%88%E6%8B%87
原来道德是指“宇宙万物本体的认识和事物变化规律的理解”。道者规律,德通得,或者也可从品行上来说,有得之人便是有德之人。道德经本来就是要探讨自己知道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得渐渐变成了德,专门讨论人类社会的规律。所以四有新人之有道德,可以理解为对规律有收获的人。道在先,德在后,有人才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