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延安东路上一个普通的红绿灯路口,我看到了许多不同的上班族,真实得如同电视里一样.是的,我没有写错,电视为什么就不能比虚幻的生活更真实呢?
 
有步伐坚定的中层白领,西装笔挺,目光稳定,同样硬而重的还有手中的提包.是不是对周围的一切司空见惯所以表现出稳重的感觉,就像大船一样?但是这种稳重让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通过他稳定的视窗,我看到下属的尊敬和上司的赞许,却感觉不到心灵的跳动。
 
有身著宽松T恤或白衬衫的年轻人,斜挎着松软的挎包,目光游移,是未来的不确定让他浮动,对一切机会敏感却又不敢出击.
年轻,永远都是转瞬即逝.这样的成长故事重复不断,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延续.一如千年的月光下不变的对对恋人,充满了生命的迷茫和彷徨。我似乎闻到了汗水的青春和能量,以及恐惧下掩藏的脆弱。
 
还有一个快步走的中年女人,一看就是某机关的公务员。工作的轻松表现出的却是身体的臃肿。她在想的可能是儿子的成绩多于上海官场的震动。但在这个大都市的快节奏下,公务员也并非没有压力,压力来自未来。过去的准备是否充分到可以高枕无忧呢?她的小步频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小心翼翼,毕竟有一个家的负担,虽说家是爱心甘情愿的负担,何尝它又不是一种束缚呢?
 
最后是一个有气质的职业女性,气质得像商场的Beauty Advisor,又或者是某公司的前台。气质是这女人自我的表现呢?还是为了迎合男人而形成的社会标准呢?也许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一种多数人内心同意的体现。consensus
 
人民广场边上有一对休息的老人,看上去是来上海旅游的。退休的生活与为社会主义大火炉添砖加瓦的日子确实不同了。他们在打着手机,也许是在给远方的儿子。而电话那头的办公室里,年轻人一边应着一边忙着看手边的工作。亲情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血缘和共同生活的经历在
丰富的现代生活冲击下是否容易被忘记?而这种淡忘也许其实是合理和发展方向。就如同试管婴儿和人造子宫出来的产品,在社会共养的成长模式下的亲情消失一样地合理,消失提前表现为淡忘,自然会和过去有冲突,因为营造这过去的基础过程仍然存在。
 
回到东体育会路,一家服装店映入眼帘,浮世绘,是为文名。
 
 
 
 
浮世绘 - yww325 - 程序员

《浮世绘》有0个想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