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过加班茶吗?(转载)

by 王铭三

  1965年夏,我们一行四人回北方探亲。从峨边永乐乡乘长途汽车到乐山,再转车到成都,从成都登上火车,两两对面而坐,开始了36小时的漫长苦旅。

  成都发车就满员了,那时车厢里没有空调,也不禁止吸烟,湿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小电扇吹下来又热又辣的风,怎不叫人心火升腾?

  从德阳上来了一批旅客,车厢一下子超员了,过道上或坐或站都挤满了人,没座位的难受,有座位的也难受,人人都像是吹鼓了的气球,碰一下就会爆炸,到处孕育着战火,吵架声此起彼伏,车厢成了蛙塘。

  突然,坐在过道的一位小伙子站了起来,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朝我们四个瞧了瞧,伸手从小桌上拿起同事的茶杯,吹了吹气,慢慢地喝了一大口,又毫无表情地放下茶杯,坐了下去,就跟喝他自己的茶那样随意,就跟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那么自然。

  我们几个都楞住了,见过不讲理的,可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虽然只是一口茶,你也总得打个招呼噻,哪有端起来就喝,喝完连谢都没有一个,头都不点一下的。

 

  同事几次要张嘴,都被我的暗示制止了,我悄声对他说“我们掉到四川人堆里了,这口音就吃着亏呢,有理也说不清,算了吧。”他憋了半天,嘣出了一句“老子不跟他一般见识。”

  站在我身后的一位老者问我,“小同志,是北方人吧?”看他一副知识分子的样子,再听他一口老北京话,自然就有了几分亲切,我告诉他,我是北京的,他们仨是保定的,支援三线到的四川,现在是回家探亲。老先生自我介绍说,他是解放初随军南下到的四川,老母和弟弟还在北京。再一细聊,原来我们在北京的家只隔一个胡同,也算是街坊呢。我们赶紧往里挤了挤,让老头跨边坐下来。

  老头告诉我们,刚才那小伙子喝的是“加班茶”,这是四川的一个优良习俗。

  加班茶?优良的习俗?我们不解地问。

  四川的路边到处都是茶馆,很便宜,三五分钱一碗,要是喝白水,他们戏称“玻璃”,就更便宜了,也就一二分钱。四川的茶馆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民间的道德法庭。两个人争吵起来,就到茶馆来评理,你说你的理,他讲他的理,茶客都是法官,都有权发表看法,最后由那几个年龄大的常客组成合议庭,由德高望重的老茶客宣布裁定结果,判定谁是谁非,该道歉的道歉,该赔偿的赔偿,而且还要把所有在座茶客的茶钱付了。

  “要是我认为他们判得不公,我不服呢?反正他们的裁定也没有法律效力。”

  泡茶馆的大多是这一片的老住户,长期以来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如果你胆敢藐视他们的权威,就等于是惹怒了公众,大家都说你这人“不落臼”,鸟不进窝就是野鸟,你在这块地方还有人缘吗?即使是你告官,他们也是见证人,到法庭上也要讲他们的理。千百年来,地方的和谐,道德的传统,都是这样维护下来的。

  四川多山路,交通工具不发达,人靠走,东西靠背,走累了就到路边的树阴下歇脚,走渴了就到茶馆讨口水喝。四川没有井水,喝的是河水,所以不能喝生水,这就是四川为什么喝茶非常普遍的原因。过路人要赶路,买碗茶也只能喝一两口,走这一路要买多少碗茶?实在是划不来,不喝又口渴难捱,怎么办,茶客们就送他一口茶。一来二去,这喝加班茶就成了习俗,而且还有了规矩。一是加班茶只能是你喝过的茶,刚泡的茶他不能喝第一口;二是每碗茶他只能喝一口,没解渴就再端另一碗;三是在一个茶馆最多喝三口,事不过三嘛,再喝就该掏钱买了;四是再累也不能坐着喝,茶馆的东西都是卖钱的,坐他的椅子不给钱就破坏了商家的规矩;五是喝前不打招呼,喝完不说谢,转身就走。

  “如果是茶客不愿意让他喝呢?”

  茶客既然都是道德法庭的法官,当然自己也应该是道德的楷模,送人一口茶也算是积德行善了,何乐而不为呢?再者,他喝茶也看人,看你慈眉善目的他才喝呢,如果我的茶碗也在小桌上,他一定喝我的,一般都是挑长者的喝,喝你茶是看得起你,是让你行善,你应当高兴才是。如果你实在是嫌脏,那就等他走后你再买碗茶,把那碗茶留着专供喝加班茶用。

  “如果我们刚才吵闹起来了呢?”

  大家听口音就知道你们是外省人,不了解当地的习俗,会有人给你解释的,如果你还不依不饶,就会有人出面拿茶再给你泡一碗,喝加班茶是不受谴责的,因为他没违反规矩。如果你是这个茶馆的常客,大家就会说你的不是,因为你破坏了大家的约定俗成。

  1969年,成都已经停止了文革的喧嚣,居民的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那天我走到盐市口,在一个茶馆门前犹豫了好一阵,口渴难耐而又没时间泡茶,突然想起了“加班茶”,不由得想进去试一把。

  我正在东张西望,那边一位老者朝我喊“喂!小伙子,是不是要喝茶?”我赶紧走过去,双手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温和的香茶立即清除了满口的黏液,一股清爽直达肚肠,我连忙说了声音谢谢就走了。只听后面老者在说“年轻娃儿不晓事,谢啥子,把老子的善心抹平了……”我这才知道,喝加班茶不道谢是有理由的。

  1995年,我到成都开会,我问搞会务的同志“现在成都还有加班茶吗?”他说“那是老辈子事喽,现在没有那么便宜的路边茶馆了,也没人喝加班茶了。”

  现在,想起四川,就想到了加班茶,多么有情有义的加班茶呀!

发表回复